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News › 正文

“基金一哥”王亚伟离职:曾经的传奇色彩或将逐渐退去?

Lacy 发布于 2012-05-07 09:51 阅读次 

基金一哥”王亚伟离职:曾经的传奇色彩或将逐渐退去?最近三年间,公募“一哥”王亚伟要离职的消息已在业内传播了近十次,但都未成为现实。有关于王亚伟离职的传言,从今年4月起再次盛传。尽管类似事件已不是第一次,但是针对此次传言华夏基金并没有直接否定,只是说明如果有确切消息会及时公告。从华夏基金微妙的态度来看,似乎这次传闻并非是空穴来风。而华夏基金5月6日的正式公告则充分证明了,这次传闻并不仅仅是传闻。华夏基金5月6日晚间正式发布“公募一哥”王亚伟离职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王亚伟5月4日因个人原因正式离职,其离职后将担任华夏基金的顾问。

曾被称为“基金一哥”的王亚伟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功?辞职之后的王亚伟又将往哪里安身?

“基金一哥”成长记

1989年,王亚伟以安徽省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同时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投资界,与王亚伟一样出身清华的还有很多人:私募基金中的新同方投资刘迅,前高盛董事总经理胡祖六、瑞银投行亚洲区副主席李山、中国区主席赵驹、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方......

1994年王亚伟进入中信国际合作公司。这家公司在当时也属于刚成立,主要业务是机电产品成套设备进出口及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他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最后的三个月开始接触证券投资业务。1995年基于对证券投资的兴趣,他进入了华夏证券公司,在当时全国最大的证券营业部,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任研究部经理。

1998年,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开始筹建,王亚伟跟随当时的营业部总经理后来的的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加入筹备组,4月份公司就成立了。范勇宏被认为是缔造王亚伟神话的真正幕后导演。范勇宏在2003年王亚伟业绩垫底对其仍信任有加,在王亚伟留学回国后再次委以重任。范勇宏和王亚伟相知相守,在王亚伟的历次离职传言中,都有范勇宏同时辞职的版本。对于范勇宏可能的离任,此前有业内人士反问说,华夏基金可以没有王亚伟,但是没有范勇宏的华夏基金还是华夏基金吗?

1998年4月28日,华夏基金旗下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兴华成立。股票代码是500008,基金单位总份额为20亿份。王亚伟最初时是基金兴华基金经理助理,之后任基金经理。同期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学习,后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从1998年4月28日到2002年1月8日,即王亚伟离任,基金兴华的净值增长率是84.86%,对应同期上证综指涨幅是18.79%。

到了2004年底,王亚伟开始品尝到了头脑发热的苦果,重仓持有的南方航空,在上涨了不到50%之后一路下滑,重仓持有的中国联通更是表现不佳,仅仅上涨了不到20%便步入漫漫熊途。受此拖累,华夏成长业绩不断下滑,最终沦为倒数第一。

2004年之后,业绩大幅下滑的王亚伟开始淡出公众视线。2005年4月至2005年12月,王亚伟出国进修。对此,华夏内部人士透露,“当时出国进修的还有其他基金公司的相关人员。”出国之前,王亚伟没有创造出让行业之外的人记得他的成绩。但出国归来后,王亚伟却开始了他的最牛基金经理封神之路。王亚伟在国外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很多人都感到好奇的问题。

2005年12月31日,从美国回来的王亚伟再次出山,担纲华夏大盘的基金经理,年中便以115.35%的业绩在186只基金中排名第一,2007年又成为国内第一只业绩翻番的开放式基金。2007年,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更以226%的净值增长率高居国内各类型基金之首,比第二名高出35个百分点,其净值增长率是同期上证综指涨幅的2.33倍。一时间,华夏大盘成为万众瞩目的牛基,王亚伟则获得“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殊荣,一举将基金金牛奖、明星奖、最佳表现奖、最高回报奖、最受欢迎奖尽数收入囊中。

王亚伟为何选择离开?

从2007年开始,公募基金业老牌基金经理大多陆续离职,头顶光环的王亚伟被称为无奈中“孤独坚守”,有人说,他是公募基金、更是华夏基金的一面不能倒的旗帜。而为何此时,王亚伟真的可以选择离开了?

去年11月,华夏基金持续5年的股权转让终落定,但其管理层与大股东中信证券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公开的话题。

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与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微博)明气场不合的最初原因外人不得而知。不过,自中信证券入主华夏基金后,二人之间的矛盾即逐渐显露。

2004-2007年券商综合治理时期,中信证券与北京市政府、中国建银投资合作重组华夏证券,2007年3月,北京市国资委宣布放弃外资的高价竞购,而将所持有的40.725%华夏基金股权低价转让给中信证券,以此作为中信证券将注册地点由深圳迁回北京的条件之一。有趣的是,后来中信证券在落地北京仅短短三个月后又将注册地迁回深圳。而华夏与之,也本就不是一桩“自由恋爱”。

完成对华夏基金全部股权收购后,中信证券放弃了旗下原中信基金当时依然稀缺的牌照,选择将中信基金与华夏基金合并,亦是在证监会带领下欲打造业内首个合并案例。但华夏基金与中信证券的矛盾从此公开化。

实际上,虽名为两家基金合并,不如说华夏基金仅留下了原中信基金的资产,而一人不用。当时,范勇宏曾专门写信给董事长王东明,内容是,希望保证华夏基金管理和人事任免的独立性。言外之意明了——不愿接受中信基金管理层。据悉,王东明看信后大怒。中信基金总经理吕涛原为王东明昔日秘书,王东明此前或未想到其旧部会因此合并需另寻出路。

不久后,中信基金员工在投研会上遭华夏基金团队奚落事件被曝出,最终多数人选择了出走。

此后多年,中信证券每年一次的年会上,各子公司一把手多会出席,唯独华夏基金范勇宏从未露面。而代其参会过的华夏基金数位副总经理,也多备受冷落。

  1  2

基金一哥”王亚伟离职:曾经的传奇色彩或将逐渐退去?最近三年间,公募“一哥”王亚伟要离职的消息已在业内传播了近十次,但都未成为现实。有关于王亚伟离职的传言,从今年4月起再次盛传。尽管类似事件已不是第一次,但是针对此次传言华夏基金并没有直接否定,只是说明如果有确切消息会及时公告。从华夏基金微妙的态度来看,似乎这次传闻并非是空穴来风。而华夏基金5月6日的正式公告则充分证明了,这次传闻并不仅仅是传闻。华夏基金5月6日晚间正式发布“公募一哥”王亚伟离职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王亚伟5月4日因个人原因正式离职,其离职后将担任华夏基金的顾问。

曾被称为“基金一哥”的王亚伟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功?辞职之后的王亚伟又将往哪里安身?

“基金一哥”成长记

1989年,王亚伟以安徽省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同时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投资界,与王亚伟一样出身清华的还有很多人:私募基金中的新同方投资刘迅,前高盛董事总经理胡祖六、瑞银投行亚洲区副主席李山、中国区主席赵驹、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方......

1994年王亚伟进入中信国际合作公司。这家公司在当时也属于刚成立,主要业务是机电产品成套设备进出口及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他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最后的三个月开始接触证券投资业务。1995年基于对证券投资的兴趣,他进入了华夏证券公司,在当时全国最大的证券营业部,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任研究部经理。

1998年,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开始筹建,王亚伟跟随当时的营业部总经理后来的的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加入筹备组,4月份公司就成立了。范勇宏被认为是缔造王亚伟神话的真正幕后导演。范勇宏在2003年王亚伟业绩垫底对其仍信任有加,在王亚伟留学回国后再次委以重任。范勇宏和王亚伟相知相守,在王亚伟的历次离职传言中,都有范勇宏同时辞职的版本。对于范勇宏可能的离任,此前有业内人士反问说,华夏基金可以没有王亚伟,但是没有范勇宏的华夏基金还是华夏基金吗?

1998年4月28日,华夏基金旗下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兴华成立。股票代码是500008,基金单位总份额为20亿份。王亚伟最初时是基金兴华基金经理助理,之后任基金经理。同期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学习,后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从1998年4月28日到2002年1月8日,即王亚伟离任,基金兴华的净值增长率是84.86%,对应同期上证综指涨幅是18.79%。

到了2004年底,王亚伟开始品尝到了头脑发热的苦果,重仓持有的南方航空,在上涨了不到50%之后一路下滑,重仓持有的中国联通更是表现不佳,仅仅上涨了不到20%便步入漫漫熊途。受此拖累,华夏成长业绩不断下滑,最终沦为倒数第一。

2004年之后,业绩大幅下滑的王亚伟开始淡出公众视线。2005年4月至2005年12月,王亚伟出国进修。对此,华夏内部人士透露,“当时出国进修的还有其他基金公司的相关人员。”出国之前,王亚伟没有创造出让行业之外的人记得他的成绩。但出国归来后,王亚伟却开始了他的最牛基金经理封神之路。王亚伟在国外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很多人都感到好奇的问题。

2005年12月31日,从美国回来的王亚伟再次出山,担纲华夏大盘的基金经理,年中便以115.35%的业绩在186只基金中排名第一,2007年又成为国内第一只业绩翻番的开放式基金。2007年,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更以226%的净值增长率高居国内各类型基金之首,比第二名高出35个百分点,其净值增长率是同期上证综指涨幅的2.33倍。一时间,华夏大盘成为万众瞩目的牛基,王亚伟则获得“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殊荣,一举将基金金牛奖、明星奖、最佳表现奖、最高回报奖、最受欢迎奖尽数收入囊中。

王亚伟为何选择离开?

从2007年开始,公募基金业老牌基金经理大多陆续离职,头顶光环的王亚伟被称为无奈中“孤独坚守”,有人说,他是公募基金、更是华夏基金的一面不能倒的旗帜。而为何此时,王亚伟真的可以选择离开了?

去年11月,华夏基金持续5年的股权转让终落定,但其管理层与大股东中信证券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公开的话题。

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与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微博)明气场不合的最初原因外人不得而知。不过,自中信证券入主华夏基金后,二人之间的矛盾即逐渐显露。

2004-2007年券商综合治理时期,中信证券与北京市政府、中国建银投资合作重组华夏证券,2007年3月,北京市国资委宣布放弃外资的高价竞购,而将所持有的40.725%华夏基金股权低价转让给中信证券,以此作为中信证券将注册地点由深圳迁回北京的条件之一。有趣的是,后来中信证券在落地北京仅短短三个月后又将注册地迁回深圳。而华夏与之,也本就不是一桩“自由恋爱”。

完成对华夏基金全部股权收购后,中信证券放弃了旗下原中信基金当时依然稀缺的牌照,选择将中信基金与华夏基金合并,亦是在证监会带领下欲打造业内首个合并案例。但华夏基金与中信证券的矛盾从此公开化。

实际上,虽名为两家基金合并,不如说华夏基金仅留下了原中信基金的资产,而一人不用。当时,范勇宏曾专门写信给董事长王东明,内容是,希望保证华夏基金管理和人事任免的独立性。言外之意明了——不愿接受中信基金管理层。据悉,王东明看信后大怒。中信基金总经理吕涛原为王东明昔日秘书,王东明此前或未想到其旧部会因此合并需另寻出路。

不久后,中信基金员工在投研会上遭华夏基金团队奚落事件被曝出,最终多数人选择了出走。

此后多年,中信证券每年一次的年会上,各子公司一把手多会出席,唯独华夏基金范勇宏从未露面。而代其参会过的华夏基金数位副总经理,也多备受冷落。

  1  2

关键字: 王亚伟 华夏基金 范勇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