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股市开局还是不错的,一月份的月K线成功收阳。一般来说,一月份有全年指示器的作用。当然这只是一种大概率事件,每一年市场具体走势还是要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虽然影响大盘走势的因素很多,但一般都承认中长期走势是由股票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2012年股市的供求关系。
股票供给
首先来看一下股票供给,股票的供给主要反映市场能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的程度。这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市场提供资金的意愿。后者起决定作用,因为企业永远患有“资金渴求症”,经营好的时候需要资金扩张,经营不好的时候需要资金来救急。而股市总是倾向于提供资金给有丰厚回报预期的公司。
由于股市的融资总量很难预测,让我们先看一下2012年的社会融资总量。交通银行预测2012年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将达到约13-14万亿元,比2011年增加1-2万亿元。农行对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的估算在16万亿元。其他研究机构的预测也差不多都在这个范围内。由此看来今年的社会融资需求比去年略有增加。股市作为企业重要的融资途径自然有相当的压力。
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力推市场化改革,提议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废除新股上市审核制度,有很多人认为这将对股市造成很大扩容压力。
但另一方面,股市的扩容速度是跟其承受能力密切相关的,企业能否在股市上融到资金决定于投资者的意愿。如果大部分投资者不认为自己用钱生钱的意愿可以得到满足,那就会用脚投票,拒绝企业在股市大量融资,那么股市扩容速度势必会刹车。2011年与2010年新股发行规模相比,发行家数下降20%,融资额下降了四成以上。2011年新股发行市盈率也逐渐下降,2011年首发平均市盈率为44.1倍,而2010年首发平均市盈率高达58.4倍。2011年4月以后的新股频频破发,涨幅大的新股却很少,打新股的收益率大大下降,认购新股的积极性也变得很差,新股大有变成“弃儿”之势。而到了2012年1月,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仅有6家企业在A股市场完成IPO,总共募集资金才27.47亿元,直接融资额创2009年新股恢复发行以来月度融资额的新低纪录。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拟上市公司被迫降低了融资额度,有的则推迟了上市时间,还有很多企业转向了其他融资途径。所以我们认为,在投资者没有重燃新股激情前,股市扩容速度会大大降低,也就是说股票的供给短期不会有大的增加。
资金供给
再看资金供给,也就是股市需求方的力量增长前景。股市的资金供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闲置资金的规模,另一个是投资者的意愿。社会闲置资金的多少首先取决于国内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其次是外部资金的进出情况。国内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而政府的经济政策又取决于经济发展预期。外部资金的进出情况主要取决于外部市场的情况,如果外部市场严重恶化,很多资金会被国外企业抽回总部救急;而外部市场太好,回报超过中国市场,资金又会流向回报更高的外部市场。
由于欧洲经济的持续不景气,新任欧洲银行行长德拉吉上任后,两个月内两次降息,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央行今年一季度可能再次降息,德拉吉很可能会效仿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采取大胆的量化宽松措施。而英国早已积极推动量化宽松了,巴西早在2011年9月就开始降息了,韩国日本印度都维持低利率不变,印尼在今年一二月份连续降息,美国则公开宣称要长期维持低利率不变。在周边市场的压力下,再加上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心,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后开始松动,主管经济的副总理王岐山宣称2012年的任务是“保增长”而不再是“抑制通胀”,不断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开始连续下调。这样看来,2012年中国大陆社会融资需求固然比去年略有提高,但货币供给增加的前景却比去年要大有好转。
虽然目前有外资撤离的迹象,但只要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前景不变,中国大陆保持外资净流入的情况长期不变,2012年1月净增加了人民币1409亿元就是证明。总的来说,中国大陆市场的资金供应量可能会比去年情况要好的多。
资金供应增加,但不一定就大规模流入股市,资金总是流向回报预期最大的地方,在国内市场,资金流动不外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选择。2012年经济预期不好,企业盈利前景暗淡。按传统理论,应该对股市利空。但事实上,如果实体经济的回报预期较低,资金就会流向虚拟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股市的暴涨和最近几年欧美股市的上涨都是明证。房地产市场本来是最大的资金蓄水池,但由于泡沫较大,政府不遗余力的打压,资金不断从中撤出。2011年很多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流向了文化市场、贵金属等稀缺物资,造成了珠宝首饰、贵金属等稀缺物资和文物、艺术品、影视等文化产品价格暴涨。为了防止投机过度,政府关闭了很多所谓“文交所”,打击了文化产品的疯狂炒作,同时也关闭了大部分贵金属和虫草、人参、枸杞等稀缺物资交易所。这样一来,游资选择余地已经很小。股市目前估值较低,运作正规,流动性好,正适合闲置资金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