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实践中频频落马,英特华对中企海外并购落败的主要症结进行了总结。
缺乏战略眼光
投机取巧,希望走捷径,事先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而西方的购并者,目标明确,富有效率。
不熟悉国际规则
尽管中国企业可以延聘国际投资并购专家参与海外行动,但大多数有意进军国际的中国企业还缺乏推进全球并购交易流程的基本技能,而且,也缺乏并购后整合被兼并对象、然后从交易中获益的能力。这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英特华认为,“管理海外企业说来容易做来难”,中国企业必须注意发挥“协同效应”,另外,“管的太多,也会失败”。
受限于部分政策因素
来自于某些政策方面的“掣肘”,使得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变得更加复杂和冗长。中国企业必须适应国内的外汇管理体系和繁杂的并购审批流程,这使得它们处于“不利的境地”,因为西方企业不愿意为迎合中国的买家而去修改流程。国际上,一般完成一件并购案只需要3至4个月,而中国企业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难以实现。
难以兼顾所有的利益攸关方
“如何赢得信任是关键”,并购方需要消除被兼并企业对未来发展的疑虑。中国企业不能带着国内的思维定式“走出去”,并购谈判中不能不考虑到所有并购相关方的利益。“中国企业不要动辄把并购失败归咎于政治因素”,英特华提醒道,“造成并购受挫的原因,除了所在国中央政府,还可能是其他利益相关方,如地方政府、企业拥有者、企业管理核心层、银行、企业的客户。当然,企业的员工也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文化冲突
“不是人家不欢迎你,而可能是你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当地人的做事风格。”部分中国企业轻视规则,“金钱至上”,由此造成严重的文化冲突,并最终可能造成交易失败。中国企业确实需要“恶补”一些功课,在“高规格”的全球并购交易中尤其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