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包括央企和地方国企在内的国有企业经济出现了2010年以来最低的营收增长和首次利润负增长。已有不少央企向国务院国资委反映,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相比,当前形势可能更为严峻。经济放缓、企业成本继续上升可能是造成国企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
国务院国资委的应对之策是启动为期两年的管理提升活动。
三年来首次利润下滑
上周五,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了央企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视频会议。会议现场难得地出现了117家央企全部到齐的“盛况”,而且多为一把手直接赴会;全国央企系统估计有4万余人通过视频收看了会议。
在会议上,国资委主任王勇再次就央企的严峻经营形势和降不下来的成本发出警告。
“由于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多次加息后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上升,多数企业成本压力增大,经济效益下滑,全年经济效益保持增长任务十分艰巨。”王勇说。
从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头两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其中中央管理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9.8%,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这是自2009年头两个月出现利润负增长之后,三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
正如王勇在会上所分析的,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速减缓和成本费用进一步提高,有些行业更是遭遇到需求下滑、成本上升的叠加。
经济寒冬还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尚难预言。一方面,工业需求增速可能仍无太大起色,还需等待内需在二季度恢复。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物价回弹随时可能出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认为,经济在第一季度将继续探底企稳,全年CPI继续“探底慢回”,但上半年的下行节奏预计将有所放缓,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和CPI止跌反弹,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市场关于“滞胀”的担忧预计会再度重燃。同时,刚刚进行的成品油价格上调,也使得市场对未来物价形势在总体乐观的情况下开始有了更多谨慎。
管理短板影响生存
“要解决央企的问题,还是要靠管理提升,”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表示,过去央企发展中往往回避这个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兼并做大、重组整合等方面,“虽然企业扩大了,但内部低效、无效运行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对于钢铁、有色、航运、电力等行业来说,提升管理已经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当务之急。
钢铁行业已经由全行业微利时代进入了全行业亏损时代。去年,央企鞍钢集团旗下鞍钢股份(000898.SZ)成为国内最亏钱的钢铁上市公司。在去年鞍钢股份发布半年报时,国金证券分析师王招华就曾提出:“鞍钢股份业绩逊于同行的主因或许在于管理。”
因电解铝价格低迷和成本上升,央企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铝业(601600.SH;02600.HK)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亿元,比2010年的7.78亿元大幅下降。
面对危机,中铝公司总经理熊维平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表面上看,中铝公司遇到的巨大困难和亏损是由金融危机、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等外因造成的,但究其根源,是自身产业结构不适应经济波动和激烈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内部存在管理粗放、浪费严重等基础管理问题所致。
在电力领域,五大电力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在80%以上。面对2012年复杂的经济和电力形势,几大发电集团都给自己开出“结构调整”的药方。
由于央行利率仍未调整,一些中央企业在今年已经加大了发债力度,希望更为便捷地获取资金。
“集而不团、管而不控”
事实上,国企盈利压力去年就已发端。但国资委研究后发现,一些原本被认为可能出现收入利润大幅下滑的企业,其最终的经营结果却比预期好得多,比如受“723”动车事故影响的铁路设备和铁路建筑企业;而一些长期利润不错的企业,反而利润增速低于预期,其原因就在于前者提前加强了管理。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容易被掩盖、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更加显露出来,对中央企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王勇在会上强调说,“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保持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平稳运行良好形势至关重要。”
当前的经济形势是业已形成倒逼企业改革的时机。
据记者了解,国务院国资委已将中央企业的经营业绩与同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进行了详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央企当前在管理上同世界一流差距很大,特别是基础管理方面总部高效管控能力薄弱,用王勇的话说,就是“集而不团、管而不控的现象普遍存在”。
为此,国资委决定,从今年3月起,利用2年时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以“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管理提升活动。这场活动在国资委内由王勇亲自主持,在各中央企业要求必须一把手亲自挂帅。
与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也希望借外脑,包括延请咨询公司、法律事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帮助企业提升管理能力。
“实际上央企的管理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和许多体制问题紧密关联的,管理提升最起码也需要两年时间,最难的不是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而是解决管理问题背后的体制问题。”祝波善对记者说,“我个人认为,央企提升管理有两个核心难题,一个是如何构建管理流程,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流程过长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中,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把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需要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实现突破。”
部分企业提前布局
事实上,已经有企业按国资委的要求部署了管理提升工作。
鞍钢集团企业文化部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今年,国务院国资委决定对深化全集团全系统创新对标活动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
中铝公司也找到了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内部,一场全方位的深入改革持续了2~3年。中铝公司一位高层告诉本报,今年仍然是中铝公司管理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年。
但经济寒冬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在国资委促进央企用管理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后,往往缺乏主管部门关怀的民营企业又应该如何过冬?
国企问题常常是制度性的问题,而民企的问题往往是企业家本身战略和能力问题,对于民企来说,收缩战线是现在比较理性的选择,而在管理上也要力求精细化。对于国企来说,现在的状况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从内因着手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提升管理就是国企在经济不景气的外因条件下,先解决内在矛盾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