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商情Market › 正文

“银联系”预付卡为何能够搅动整个预付卡行业?

Christina 发布于 2012-05-09 10:08 阅读次 

“银联系”预付卡除不能直接取现外,具有不记名、任意银联POS机均可消费、卡内金额可按购卡人意愿充值的几大优势,这些优势只能在签约商户中使用且面额千元以上即须实名的普通商业预付卡“难以招架”。更何况,“银联系”预付卡还具备购买时可开发票、消费时还可再开发票这样的双重发票“撒手锏”。在带有银联标志的各类预付卡甚至在鼎盛时期一度占领了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多用途预付卡市场的半壁江山。“银联系”预付卡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

一切都处于“黑箱”状态

在预付卡行业中,卡内资金的安全性一直是购卡者最为关注的焦点,而这也成为了销售人员兜售银联标识预付卡的另一“卖点”—大多数销售人员都反复强调,除了银通卡,其余银联标识的预付卡都是由银行独立或与第三方机构联合发行的,资金全部在银行,有中国银联和银行双重信用担保,毫无风险。不过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以五一前仍有大量销售的雪莲通卡为例,其名义上的发卡行乌鲁木齐商业银行就表示,该行“只负责雪莲通卡卡片的制作,但不负责卡片的销售与充值”,而具体负责雪莲通卡市场销售的则是一家名为“上海迪娜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迪娜科技’)”的企业。京沪两地多位雪莲通卡的销售人员也证实,他们其实正是这家迪娜科技的授权代理商。

而迪娜科技的一位工作人员则称,该公司确实曾出售过雪莲通卡,但“很早就不卖了”,至于有售卡者声称是迪娜科技的代理,她表示“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也不清楚这些人手里的雪莲通卡是哪里来的”。

而根据售卡代理商介绍的一般交易流程,购卡人首先要和负责售卡的代理商确定购卡张数以及各张卡内的金额,“例如5万元的10张、1万元的20张、5000元的100张”。随后,购卡人与售卡人以订立合同或由代理商出具相应法律文件的形式确认交易,同时将购卡款以现金或转账形式交付售卡的代理商,代理商则将已经按要求充值完毕的雪莲通卡交给购卡人。

可是对于随后的购卡资金周转过程及最终去向,售卡链条上各方的说法同样含混不清。

购卡者将现金先转到他所在的代理公司户头,然后次日再由代理公司转到迪娜科技在乌鲁木齐商业银行的银行账户上。一位北京地区的售卡者却又表示,其实资金是先由购卡者直接汇入迪娜科技在多家银行开设的任意一个账户,次日再从迪娜科技的账户转入由乌鲁木齐商业银行监管的专门账户,但这个账户是不是迪娜科技的,他并不清楚。

而乌鲁木齐商业银行则仅证实,购买雪莲通卡的资金最终将存放在该行的账户上,并由该行监管,并且每一张雪莲通卡的卡号都对应有特定户头,但不便对外透露包括户主信息在内的账户相关信息。乌鲁木齐商业银行还表示,资金转入该行后,雪莲通卡卡内的消费额度才可被激活。

由银行发行的银联标识预付卡,其最终的购卡资金实际上处于一个无人知晓的“黑箱”状态。就连迪娜科技也不一定清楚,这些资金的户头究竟是用什么名义开的。购卡人和售卡的代理商其实只能通过ATM机查询卡内资金余额,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资金的实际去向。

根据业内惯例,这种由银行发行银联标识预付卡所引致的购卡资金一般是归入银行专户进行管理,银行通常会在报表中将这部分资金以存款形式加以表现。对这部分资金如何使用,各家银行“没有一定之规”。他称,根据央行规定,非银行的发卡机构需要将售卡所得的备付金存放于第三方银行,但如果银行自己就是发卡机构,那么存放于银行的备付金实际上可用于更多元化的用途,而不是仅仅获得存款的利息收入。

在银联标识预付卡的资金流动过程中,银联仅仅是单纯的清算机构,并不需要对资金的安全性承担任何信用风险。

银行发行银联标识预付卡,银联在其中最大的利益还是在于卡交易时的清算费用。银联标识预付卡在消费时和银行的借记卡几乎没有区别,都要向银联缴纳一定的清算费用。像其他第三方机构或者零售集团发的卡,走的是自己的清算网络,银联没有任何收益。

按照现行收费标准,线下POS机交易中,银联能获得单笔交易千分之一的网络服务费。而基于银联标识预付卡上百亿的资金沉淀量,银联能从中获得清算收入虽不算多,却也不必增加任何新的成本,可谓“一本万利”。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说到这张预付卡,就不能不提在发卡主体中占有主要市场地位的中银通支付商务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通”)。

2009年8月底,中国银行、中国银联、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等三家机构共同出资在上海成立了中银通支付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4.5亿元人民币。

这家带有鲜明银联背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成立后,首先依靠银联子公司银联数据的帮助,建立预付卡的发卡系统,随后于当年12月中旬推出首张银联标准预付卡“银通卡”,并借助全球银联的通用清算网络和中国银行的分行渠道,迅速在国内市场夺下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中银通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其他主要商业银行,一时间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纷纷酝酿成立自己控股的第三方发卡平台。这也令中银通开始担忧,银行系第三方发卡机构出现相互竞争,极有可能严重削弱中银通市场份额,并导致预付卡行业整体利润率的大幅下滑。

为此,中银通在银联支持下也积极展开游说,最终经过多轮博弈,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在内的四家大型商业银行与中银通签订协议,以二次融资的名义参股中银通,并放弃了各自成立第三方发卡公司的计划。

中银通的兴起是依赖于银联的全力支持,但也正是因为银联过分利用其垄断地位,为中银通护航,几乎引发了全行业的不满与批评,最终导致了中银通如今的尴尬局面。随着中银通的转型以及银联标识预付卡的全面停发,银联介入预付卡行业的模式也势必发生调整。

央行对银联标识预付卡日渐严格的监管表明,像中银通这样坐享银联垄断资源的预付卡商业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未来银联要继续在预付卡行业保持影响力,就必须加强与大型商超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进行合规创新。

然而,更大的挑战或许还在后面——随着各种信息断片被逐渐黏合在一起,银联的真实面貌也将渐渐浮出水面。只要是跟卡有关,银联的权力和触角就从内到外渗透到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讲,银联的POS收入就是一枚金蛋。而下金蛋的母鸡则是银联所掌握的银行卡支付清算系统。在美国和欧洲,无论是支付系统还是清算系统,市场都有竞争者,但是在中国,目前只有这一套系统,银联掌握着完全的话语权,商行丝毫没有自主的权利。

“银联系”预付卡除不能直接取现外,具有不记名、任意银联POS机均可消费、卡内金额可按购卡人意愿充值的几大优势,这些优势只能在签约商户中使用且面额千元以上即须实名的普通商业预付卡“难以招架”。更何况,“银联系”预付卡还具备购买时可开发票、消费时还可再开发票这样的双重发票“撒手锏”。在带有银联标志的各类预付卡甚至在鼎盛时期一度占领了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多用途预付卡市场的半壁江山。“银联系”预付卡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

一切都处于“黑箱”状态

在预付卡行业中,卡内资金的安全性一直是购卡者最为关注的焦点,而这也成为了销售人员兜售银联标识预付卡的另一“卖点”—大多数销售人员都反复强调,除了银通卡,其余银联标识的预付卡都是由银行独立或与第三方机构联合发行的,资金全部在银行,有中国银联和银行双重信用担保,毫无风险。不过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以五一前仍有大量销售的雪莲通卡为例,其名义上的发卡行乌鲁木齐商业银行就表示,该行“只负责雪莲通卡卡片的制作,但不负责卡片的销售与充值”,而具体负责雪莲通卡市场销售的则是一家名为“上海迪娜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迪娜科技’)”的企业。京沪两地多位雪莲通卡的销售人员也证实,他们其实正是这家迪娜科技的授权代理商。

而迪娜科技的一位工作人员则称,该公司确实曾出售过雪莲通卡,但“很早就不卖了”,至于有售卡者声称是迪娜科技的代理,她表示“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也不清楚这些人手里的雪莲通卡是哪里来的”。

而根据售卡代理商介绍的一般交易流程,购卡人首先要和负责售卡的代理商确定购卡张数以及各张卡内的金额,“例如5万元的10张、1万元的20张、5000元的100张”。随后,购卡人与售卡人以订立合同或由代理商出具相应法律文件的形式确认交易,同时将购卡款以现金或转账形式交付售卡的代理商,代理商则将已经按要求充值完毕的雪莲通卡交给购卡人。

可是对于随后的购卡资金周转过程及最终去向,售卡链条上各方的说法同样含混不清。

购卡者将现金先转到他所在的代理公司户头,然后次日再由代理公司转到迪娜科技在乌鲁木齐商业银行的银行账户上。一位北京地区的售卡者却又表示,其实资金是先由购卡者直接汇入迪娜科技在多家银行开设的任意一个账户,次日再从迪娜科技的账户转入由乌鲁木齐商业银行监管的专门账户,但这个账户是不是迪娜科技的,他并不清楚。

而乌鲁木齐商业银行则仅证实,购买雪莲通卡的资金最终将存放在该行的账户上,并由该行监管,并且每一张雪莲通卡的卡号都对应有特定户头,但不便对外透露包括户主信息在内的账户相关信息。乌鲁木齐商业银行还表示,资金转入该行后,雪莲通卡卡内的消费额度才可被激活。

由银行发行的银联标识预付卡,其最终的购卡资金实际上处于一个无人知晓的“黑箱”状态。就连迪娜科技也不一定清楚,这些资金的户头究竟是用什么名义开的。购卡人和售卡的代理商其实只能通过ATM机查询卡内资金余额,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资金的实际去向。

根据业内惯例,这种由银行发行银联标识预付卡所引致的购卡资金一般是归入银行专户进行管理,银行通常会在报表中将这部分资金以存款形式加以表现。对这部分资金如何使用,各家银行“没有一定之规”。他称,根据央行规定,非银行的发卡机构需要将售卡所得的备付金存放于第三方银行,但如果银行自己就是发卡机构,那么存放于银行的备付金实际上可用于更多元化的用途,而不是仅仅获得存款的利息收入。

在银联标识预付卡的资金流动过程中,银联仅仅是单纯的清算机构,并不需要对资金的安全性承担任何信用风险。

银行发行银联标识预付卡,银联在其中最大的利益还是在于卡交易时的清算费用。银联标识预付卡在消费时和银行的借记卡几乎没有区别,都要向银联缴纳一定的清算费用。像其他第三方机构或者零售集团发的卡,走的是自己的清算网络,银联没有任何收益。

按照现行收费标准,线下POS机交易中,银联能获得单笔交易千分之一的网络服务费。而基于银联标识预付卡上百亿的资金沉淀量,银联能从中获得清算收入虽不算多,却也不必增加任何新的成本,可谓“一本万利”。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说到这张预付卡,就不能不提在发卡主体中占有主要市场地位的中银通支付商务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通”)。

2009年8月底,中国银行、中国银联、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等三家机构共同出资在上海成立了中银通支付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4.5亿元人民币。

这家带有鲜明银联背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成立后,首先依靠银联子公司银联数据的帮助,建立预付卡的发卡系统,随后于当年12月中旬推出首张银联标准预付卡“银通卡”,并借助全球银联的通用清算网络和中国银行的分行渠道,迅速在国内市场夺下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中银通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其他主要商业银行,一时间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纷纷酝酿成立自己控股的第三方发卡平台。这也令中银通开始担忧,银行系第三方发卡机构出现相互竞争,极有可能严重削弱中银通市场份额,并导致预付卡行业整体利润率的大幅下滑。

为此,中银通在银联支持下也积极展开游说,最终经过多轮博弈,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在内的四家大型商业银行与中银通签订协议,以二次融资的名义参股中银通,并放弃了各自成立第三方发卡公司的计划。

中银通的兴起是依赖于银联的全力支持,但也正是因为银联过分利用其垄断地位,为中银通护航,几乎引发了全行业的不满与批评,最终导致了中银通如今的尴尬局面。随着中银通的转型以及银联标识预付卡的全面停发,银联介入预付卡行业的模式也势必发生调整。

央行对银联标识预付卡日渐严格的监管表明,像中银通这样坐享银联垄断资源的预付卡商业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未来银联要继续在预付卡行业保持影响力,就必须加强与大型商超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进行合规创新。

然而,更大的挑战或许还在后面——随着各种信息断片被逐渐黏合在一起,银联的真实面貌也将渐渐浮出水面。只要是跟卡有关,银联的权力和触角就从内到外渗透到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讲,银联的POS收入就是一枚金蛋。而下金蛋的母鸡则是银联所掌握的银行卡支付清算系统。在美国和欧洲,无论是支付系统还是清算系统,市场都有竞争者,但是在中国,目前只有这一套系统,银联掌握着完全的话语权,商行丝毫没有自主的权利。


关键字: 银联 中国银行 预付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