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商情Market › 正文

宝马冲刺中国市场,奥迪亦不服老誓将捍卫自己的王冠

Lacy 发布于 2012-05-04 09:48 阅读次 

以“创新、跨越”为主题的2012(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5月2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与车市整体走势截然不同,国内豪华车市场风生水起。从车展带来一些信息分析,豪华车市场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更高的市场增长还在后头。

利润相对丰厚的高档豪华车制造商们正磨刀霍霍。继新晋全球销量亚军的高档车奥迪率先公布去年财报以及一系列投资计划之后,全球第一大豪华车企业宝马集团也向股东们亮出一份漂亮的财报,外加诸多旨在甩开追兵的“组合拳”,商业大战瞬间升级。

宝马:2016年冲刺200万辆

宝马集团发布去年财报称,2011年,宝马集团全球总销量167万辆,营业收入688.21亿欧元,同比增长13.8%;集团的税前利润(Profit Before Tax)同比增长52.1%,达到73.83亿欧元。

宝马的盈利能力创下历史新高,2011年的息税前销售利润率上升至11.8%,较2010年增长了3.8个百分点。增长的原因是宝马集团不同车型之间的共用零件减少了成本,另外,利润丰厚的5系销量上涨46%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盈利能力不及奥迪,但宝马集团董事长诺伯特·雷瑟夫仍然认为,去年是宝马集团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之后,宝马修改了此前制定的长期销量目标,将原计划在2020年实现年销量(包括宝马品牌、Mini品牌以及劳斯莱斯品牌汽车)达到200万辆提前至2016年完成,2016年刚好是宝马集团成立100周年。

宝马集团认为,利润的增长将通过在所有细分市场上的新产品发布和进入新市场来实现。近日,从未涉足摩托车领域的奥迪宣布,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军摩托车领域。而去年,宝马全球摩托车总销量增长3.1%达113572辆,宝马摩托车业务去年息税前利润达4500万欧元。

有趣的是,一方面,奥迪希望像宝马一样进军各类细分市场,而另一方面,宝马在面对背后有大众集团支撑的奥迪时,也希望在优化成本结构方面获得成功。开源、节流,成为二者应对未来竞争的共同方式。

宝马继续保持并扩大了与其他汽车企业建立联盟的范围,以降低成本。宝马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企业已走上正轨,正在共同开发电气化和混合动力领域的部件。

宝马与标致的合作包括共同研制四缸汽油发动机项目不会受到标致与通用合作的影响,合作协议可能被延长到2015年。

不仅如此,宝马与日本丰田汽车的合作也向更深层次延伸,宝马将向丰田欧洲公司提供高效柴油发动机,未来双方将在锂离子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

宝马、奥迪的“缠斗”并不是一场独角戏。曾经叱咤豪华车市场多年的奔驰汽车同样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猛攻战略,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掌门人蔡澈在公司内部制定了成为豪华车领域销量与利润“双料”冠军的复兴计划。豪华车市场“三强争霸”愈演愈烈。

奥迪:本土化策略取胜

作为一汽大众奥迪第三任总经理,薄石(Dominique Boesch)的压力空前巨大。

今年46岁的薄石,曾负责过荷兰、比利时、土耳其、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奥迪销售业务,但这些市场多为成熟的小型市场,因此驾驭中国这个年销量20多万辆的大型新兴市场也是对薄石自己职业生涯的一种挑战。

薄石把所有的希望都押注在这款近期面市的新A6L之上。2011年,老款奥迪A6L车型销售共计11.3万辆,在C级车市场的份额为44%。对于新奥迪A6L的市场预期,无论如何不会低于这个数,40%是底线。

纵观全球车市最近几年的走势,几近停滞不前,奥迪董事会主席施泰德预计,2012年全球汽车销量仅可能增长4%,但是豪华车市场有望超速增长。

中国高档汽车市场不断增长,这种乐观情绪已经很难被压制下去。在分析师们看来,这一领域在未来几年的增幅都将保持在25%以上,远远高于普通消费水平的轿车市场。

在不断膨胀的市场“蛋糕”面前,不同公司寻找潜在市场的方式并不相同,以求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直以来,宝马和奔驰都把“进入中国市场晚”当成是难以追赶奥迪的说辞。事实上奥迪20年来在中国长盛不衰的秘诀,是超越对手的中国体系的本土化。

全新一代A6L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以往都是总部研发出一款产品后,中方只是大略地引进生产或者同步开发,而这次是真正的量身定制。

早在2007年,奥迪在德国总部英格斯塔特启动产品立项时,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就已经介入。从2007年项目立项到2011年11月完成新一代A6的170辆的预生产,在历时5年的时间里中方做到了开发、规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物流等环节的全参与。

这种全程参与、全面介入的“全价值链的本土化模式”,被一汽大众奥迪内部引以为豪,而奥迪的两个主要对手奔驰和宝马,在销量上的大幅度提升,主要是靠中国市场需求,去游说总部多分配全球资源,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产品开发协商机制。

近6年奥迪对产品工程部的投入超过10个亿,人员也由当初的不到400人发展到800多人,由过去的PE改成TE。过去PE是产品工程部,产品工程更多是对我们引进车型国产化零件的整车的认可实验和整车的验证。现在TE叫技术开发部,已经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从概念、虚拟到工程设计,零部件验证、实验,整车的开发和最后的认可这样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因此像全新奥迪A6L这一代车型的开发,里面的很多工作都是我们这些人做的。

中方参与的程度越高,产品的本土化程度也会越好。薄石自认为新A6L在价格、配置各方面都为C级车树下了标杆。

新A6L的车身构造采用了部分铝合金部件,这是首次国产引进铝制车身技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国产新一代奥迪A6L铝材质的应用远远少于海外奥迪A6车型。仅仅减轻了16公斤,标杆的意义可能大于实际意义。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关生产企业尚未掌握这些部位部件的生产加工技术,比如对白车身的打磨这一环节,因为铝件的打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铝粉达到一定浓度是要爆炸的,所以铝件打磨间是一个全封闭除静电车间,对工人的工艺也要求很高。送了很多中国工人到德国进行培训。

但是在一些细节设计上的中国化,显然是仔细研究过了中国人的消费需求。比如加长中控台上的220V电源插座、增加USB充电接口等共计10余项中国专属装备。新奥迪A6L上面有一个触摸板,触摸板上面可以手写输入汉语的文字,这一点在任何竞争车辆上都是没有的。

另外,带按摩功能的后排加热、通风座椅,后座MMI的控制,负氧离子发生器及LED大灯都是首次采用在高档C级车上。

奥迪虽然提高了今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目标,计划从去年的11.7万辆提高到20万辆,但对于占绝对优势的中国市场,奥迪仍然格外重视。 而宝马在重视美国、欧洲等优势市场的同时,为了规避过分倚重单一市场的经营风险,着重提出全球市场平衡的理念。双方都在积极努力的争夺。在不断膨胀的市场“蛋糕”面前,奥迪和宝马都努力寻找着潜在市场的方式,以求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以“创新、跨越”为主题的2012(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5月2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与车市整体走势截然不同,国内豪华车市场风生水起。从车展带来一些信息分析,豪华车市场更激烈的竞争以及更高的市场增长还在后头。

利润相对丰厚的高档豪华车制造商们正磨刀霍霍。继新晋全球销量亚军的高档车奥迪率先公布去年财报以及一系列投资计划之后,全球第一大豪华车企业宝马集团也向股东们亮出一份漂亮的财报,外加诸多旨在甩开追兵的“组合拳”,商业大战瞬间升级。

宝马:2016年冲刺200万辆

宝马集团发布去年财报称,2011年,宝马集团全球总销量167万辆,营业收入688.21亿欧元,同比增长13.8%;集团的税前利润(Profit Before Tax)同比增长52.1%,达到73.83亿欧元。

宝马的盈利能力创下历史新高,2011年的息税前销售利润率上升至11.8%,较2010年增长了3.8个百分点。增长的原因是宝马集团不同车型之间的共用零件减少了成本,另外,利润丰厚的5系销量上涨46%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盈利能力不及奥迪,但宝马集团董事长诺伯特·雷瑟夫仍然认为,去年是宝马集团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之后,宝马修改了此前制定的长期销量目标,将原计划在2020年实现年销量(包括宝马品牌、Mini品牌以及劳斯莱斯品牌汽车)达到200万辆提前至2016年完成,2016年刚好是宝马集团成立100周年。

宝马集团认为,利润的增长将通过在所有细分市场上的新产品发布和进入新市场来实现。近日,从未涉足摩托车领域的奥迪宣布,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军摩托车领域。而去年,宝马全球摩托车总销量增长3.1%达113572辆,宝马摩托车业务去年息税前利润达4500万欧元。

有趣的是,一方面,奥迪希望像宝马一样进军各类细分市场,而另一方面,宝马在面对背后有大众集团支撑的奥迪时,也希望在优化成本结构方面获得成功。开源、节流,成为二者应对未来竞争的共同方式。

宝马继续保持并扩大了与其他汽车企业建立联盟的范围,以降低成本。宝马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企业已走上正轨,正在共同开发电气化和混合动力领域的部件。

宝马与标致的合作包括共同研制四缸汽油发动机项目不会受到标致与通用合作的影响,合作协议可能被延长到2015年。

不仅如此,宝马与日本丰田汽车的合作也向更深层次延伸,宝马将向丰田欧洲公司提供高效柴油发动机,未来双方将在锂离子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

宝马、奥迪的“缠斗”并不是一场独角戏。曾经叱咤豪华车市场多年的奔驰汽车同样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猛攻战略,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掌门人蔡澈在公司内部制定了成为豪华车领域销量与利润“双料”冠军的复兴计划。豪华车市场“三强争霸”愈演愈烈。

奥迪:本土化策略取胜

作为一汽大众奥迪第三任总经理,薄石(Dominique Boesch)的压力空前巨大。

今年46岁的薄石,曾负责过荷兰、比利时、土耳其、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奥迪销售业务,但这些市场多为成熟的小型市场,因此驾驭中国这个年销量20多万辆的大型新兴市场也是对薄石自己职业生涯的一种挑战。

薄石把所有的希望都押注在这款近期面市的新A6L之上。2011年,老款奥迪A6L车型销售共计11.3万辆,在C级车市场的份额为44%。对于新奥迪A6L的市场预期,无论如何不会低于这个数,40%是底线。

纵观全球车市最近几年的走势,几近停滞不前,奥迪董事会主席施泰德预计,2012年全球汽车销量仅可能增长4%,但是豪华车市场有望超速增长。

中国高档汽车市场不断增长,这种乐观情绪已经很难被压制下去。在分析师们看来,这一领域在未来几年的增幅都将保持在25%以上,远远高于普通消费水平的轿车市场。

在不断膨胀的市场“蛋糕”面前,不同公司寻找潜在市场的方式并不相同,以求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直以来,宝马和奔驰都把“进入中国市场晚”当成是难以追赶奥迪的说辞。事实上奥迪20年来在中国长盛不衰的秘诀,是超越对手的中国体系的本土化。

全新一代A6L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以往都是总部研发出一款产品后,中方只是大略地引进生产或者同步开发,而这次是真正的量身定制。

早在2007年,奥迪在德国总部英格斯塔特启动产品立项时,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就已经介入。从2007年项目立项到2011年11月完成新一代A6的170辆的预生产,在历时5年的时间里中方做到了开发、规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物流等环节的全参与。

这种全程参与、全面介入的“全价值链的本土化模式”,被一汽大众奥迪内部引以为豪,而奥迪的两个主要对手奔驰和宝马,在销量上的大幅度提升,主要是靠中国市场需求,去游说总部多分配全球资源,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产品开发协商机制。

近6年奥迪对产品工程部的投入超过10个亿,人员也由当初的不到400人发展到800多人,由过去的PE改成TE。过去PE是产品工程部,产品工程更多是对我们引进车型国产化零件的整车的认可实验和整车的验证。现在TE叫技术开发部,已经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从概念、虚拟到工程设计,零部件验证、实验,整车的开发和最后的认可这样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因此像全新奥迪A6L这一代车型的开发,里面的很多工作都是我们这些人做的。

中方参与的程度越高,产品的本土化程度也会越好。薄石自认为新A6L在价格、配置各方面都为C级车树下了标杆。

新A6L的车身构造采用了部分铝合金部件,这是首次国产引进铝制车身技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国产新一代奥迪A6L铝材质的应用远远少于海外奥迪A6车型。仅仅减轻了16公斤,标杆的意义可能大于实际意义。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关生产企业尚未掌握这些部位部件的生产加工技术,比如对白车身的打磨这一环节,因为铝件的打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铝粉达到一定浓度是要爆炸的,所以铝件打磨间是一个全封闭除静电车间,对工人的工艺也要求很高。送了很多中国工人到德国进行培训。

但是在一些细节设计上的中国化,显然是仔细研究过了中国人的消费需求。比如加长中控台上的220V电源插座、增加USB充电接口等共计10余项中国专属装备。新奥迪A6L上面有一个触摸板,触摸板上面可以手写输入汉语的文字,这一点在任何竞争车辆上都是没有的。

另外,带按摩功能的后排加热、通风座椅,后座MMI的控制,负氧离子发生器及LED大灯都是首次采用在高档C级车上。

奥迪虽然提高了今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目标,计划从去年的11.7万辆提高到20万辆,但对于占绝对优势的中国市场,奥迪仍然格外重视。 而宝马在重视美国、欧洲等优势市场的同时,为了规避过分倚重单一市场的经营风险,着重提出全球市场平衡的理念。双方都在积极努力的争夺。在不断膨胀的市场“蛋糕”面前,奥迪和宝马都努力寻找着潜在市场的方式,以求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关键字: 宝马 奥迪 奔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