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商情Market › 正文

修正丑闻背后的深思:制药行业不可变成“文化产业”

Percy 发布于 2012-05-02 10:29 阅读次 

修正丑闻背后的深思 制药行业不可变成“文化产业”中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百出,这已经成为大家司空见惯的事,也正因为消费者对这一原本非常可怕的事情,逐渐报以“宽容”的态度,潜在危险才不断上升。最近爆出的“毒胶囊”事件虽然已经被热议了一番,但是我认为仅热议一阵子,还不够。应该继续深究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揪出隐藏在中国医药领域的道德毒瘤,否则类似事件还会不断发生,后患无穷。

现在打开电视,各种广告迎面扑来,商家无所不用其极地挑战着人们的销售欲望。为了让消费者甘愿掏腰包,现在的广告打起了“文化牌”,顾客购买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文化”。可事实究竟是什么呢?虽说不同的商品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但有些商家却本末倒置,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营造概念和推销上,实质性的产品却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这些商家认为,商品多半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或文化上的需要,卖的主要是一种主观感觉,是一个概念,一种文化。比如一些白酒、护肤品、保健品、兰花、茶叶等,就有这意思。

但无论如何,谁都无法接受,药品行业也变成炒概念的文化产业。因为药品的用途极其清晰且单一,那就是治病。这是一个完全科学和客观的商品,与主观和文化不太搭界。药品理应与炒作绝缘,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都有很清晰的标准。医药行业的工作目标也很单一,就是研发和制造出效果更好的药品,至于广告和销售,只是向用户辅助说明而已,绝非药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中国的一些制药企业中,却盛行着一种把药品当保健品来经营的炒作文化。一些企业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研发和制造药品上,而是奉行广告为王、销售至上的经营思路。与其说他们卖的是药,不如说他们是在卖概念,卖的是一些疑似药的产品,卖的是一种被当作药来炒作的东西。

以我们天天在电视广告上看到的修正药业为例,该企业的宣传口号“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已经随着每天的广告轰炸而家喻户晓。但就是这样一个号称“做药就是做良心”的企业,最近有两款药物上了国家药监局铬超标的“毒胶囊”黑名单。

2010年,修正药业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2011年公司宣称有可能接近300亿元。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个日进斗金的企业为何要在每颗胶囊上省那四厘钱的成本?答案很简单,企业投入的重心在广告和推销上面,至于生产药品本身,就没那么重要了。

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仅刚刚过去的2012年3月份,修正药业在中央和省级卫视广告投放金额约3.46亿元。为其代言的一线影视明星,多得可以组成一个明星足球队。除了不惜血本做广告,修正药业还采用“无底薪、无费用、高提成、严约束”的代理销售模式。修正宣传材料中称,公司“终端大军”即将达到10万人,这些销售员活跃在各个基层终端药店、医院。

与大手笔的广告营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可怜巴巴的产品研发投入。在严肃的医学专业人士看来,这个销售几百亿的药企,在技术含量上站得住的药品并不多。比如其生产的中成药“降糖胶囊”,在2007年被国家药监局查出非法添加了西药“吡格列酮”并遭到了处罚。至于其拳头产品斯达舒,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维生素U和颠茄,只是最普通的中和胃酸和止痉的药。技术上并不领先,其大卖的秘诀,就在于广告轰炸和卖力推销。有媒体统计,仅2001年到2006年期间,修正因刊登违法广告,至少被各级监管部门通报十余次。

修正药业的发家故事只是中国药品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先声药业集团董事会主席任晋生曾感叹:“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行各业都在飞快地追赶世界水平。然而,医药产业却是个长期停滞不前的特例,或许其不堪程度只有中国足球能比。”

任晋生哀叹的背后是这样尴尬的数据:全美国只有三十多家制药企业,每年只有大约二十多种新药通过认证,而中国目前有大约六千多家药企,中国药监局每年批准的“新药”多达几百种,算上仿制药则有千种以上。尽管数量极其庞大,但其实呢?在过去的六十多年时间里,除了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两种药,国际上基本没有中国新药的身影。权威部门曾对国内110家大型药企进行调研发现:研发人员100人以上的单位只有13家,50到100人规模的只有10家,没有专利和专职人员的有49家。“十一五”期间,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不到3%,重点药企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仅为5%。

没有技术研发能力,部分中国药企干得最多的就是改包装、改剂型的工作。不少缺乏严格科学验证程序的中药,更是成了骗子的方便避难所,其疗效和安慰剂相当。缺乏过硬产品的那些药企,自然只能靠广告炒作和卖力营销来赚钱,活生生把药品企业做成了文化企业。毒胶囊事件,只是这个行业问题的冰山一角。

一个国富民强的社会不是有几家能赚取暴利的企业就可以支撑起来的,相反,无视商业道德,为利润马首是瞻的企业,只会成为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人们利益、败坏整个社会风气的幕后推手。如果一个民族连为同胞治病的药都敢造假,连牵扯他人性命的钱都敢挪为己用的话,那么这个社会道德的沦丧就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了。还好,问题发现得尚不算晚,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是积极健康的,只是企业、政府、每个社会公民还需发挥自己的适当作用,一起净化这个社会的风气,为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修正丑闻背后的深思 制药行业不可变成“文化产业”中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百出,这已经成为大家司空见惯的事,也正因为消费者对这一原本非常可怕的事情,逐渐报以“宽容”的态度,潜在危险才不断上升。最近爆出的“毒胶囊”事件虽然已经被热议了一番,但是我认为仅热议一阵子,还不够。应该继续深究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揪出隐藏在中国医药领域的道德毒瘤,否则类似事件还会不断发生,后患无穷。

现在打开电视,各种广告迎面扑来,商家无所不用其极地挑战着人们的销售欲望。为了让消费者甘愿掏腰包,现在的广告打起了“文化牌”,顾客购买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文化”。可事实究竟是什么呢?虽说不同的商品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但有些商家却本末倒置,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营造概念和推销上,实质性的产品却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这些商家认为,商品多半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或文化上的需要,卖的主要是一种主观感觉,是一个概念,一种文化。比如一些白酒、护肤品、保健品、兰花、茶叶等,就有这意思。

但无论如何,谁都无法接受,药品行业也变成炒概念的文化产业。因为药品的用途极其清晰且单一,那就是治病。这是一个完全科学和客观的商品,与主观和文化不太搭界。药品理应与炒作绝缘,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都有很清晰的标准。医药行业的工作目标也很单一,就是研发和制造出效果更好的药品,至于广告和销售,只是向用户辅助说明而已,绝非药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中国的一些制药企业中,却盛行着一种把药品当保健品来经营的炒作文化。一些企业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研发和制造药品上,而是奉行广告为王、销售至上的经营思路。与其说他们卖的是药,不如说他们是在卖概念,卖的是一些疑似药的产品,卖的是一种被当作药来炒作的东西。

以我们天天在电视广告上看到的修正药业为例,该企业的宣传口号“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已经随着每天的广告轰炸而家喻户晓。但就是这样一个号称“做药就是做良心”的企业,最近有两款药物上了国家药监局铬超标的“毒胶囊”黑名单。

2010年,修正药业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2011年公司宣称有可能接近300亿元。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个日进斗金的企业为何要在每颗胶囊上省那四厘钱的成本?答案很简单,企业投入的重心在广告和推销上面,至于生产药品本身,就没那么重要了。

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仅刚刚过去的2012年3月份,修正药业在中央和省级卫视广告投放金额约3.46亿元。为其代言的一线影视明星,多得可以组成一个明星足球队。除了不惜血本做广告,修正药业还采用“无底薪、无费用、高提成、严约束”的代理销售模式。修正宣传材料中称,公司“终端大军”即将达到10万人,这些销售员活跃在各个基层终端药店、医院。

与大手笔的广告营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可怜巴巴的产品研发投入。在严肃的医学专业人士看来,这个销售几百亿的药企,在技术含量上站得住的药品并不多。比如其生产的中成药“降糖胶囊”,在2007年被国家药监局查出非法添加了西药“吡格列酮”并遭到了处罚。至于其拳头产品斯达舒,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维生素U和颠茄,只是最普通的中和胃酸和止痉的药。技术上并不领先,其大卖的秘诀,就在于广告轰炸和卖力推销。有媒体统计,仅2001年到2006年期间,修正因刊登违法广告,至少被各级监管部门通报十余次。

修正药业的发家故事只是中国药品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先声药业集团董事会主席任晋生曾感叹:“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行各业都在飞快地追赶世界水平。然而,医药产业却是个长期停滞不前的特例,或许其不堪程度只有中国足球能比。”

任晋生哀叹的背后是这样尴尬的数据:全美国只有三十多家制药企业,每年只有大约二十多种新药通过认证,而中国目前有大约六千多家药企,中国药监局每年批准的“新药”多达几百种,算上仿制药则有千种以上。尽管数量极其庞大,但其实呢?在过去的六十多年时间里,除了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两种药,国际上基本没有中国新药的身影。权威部门曾对国内110家大型药企进行调研发现:研发人员100人以上的单位只有13家,50到100人规模的只有10家,没有专利和专职人员的有49家。“十一五”期间,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不到3%,重点药企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仅为5%。

没有技术研发能力,部分中国药企干得最多的就是改包装、改剂型的工作。不少缺乏严格科学验证程序的中药,更是成了骗子的方便避难所,其疗效和安慰剂相当。缺乏过硬产品的那些药企,自然只能靠广告炒作和卖力营销来赚钱,活生生把药品企业做成了文化企业。毒胶囊事件,只是这个行业问题的冰山一角。

一个国富民强的社会不是有几家能赚取暴利的企业就可以支撑起来的,相反,无视商业道德,为利润马首是瞻的企业,只会成为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人们利益、败坏整个社会风气的幕后推手。如果一个民族连为同胞治病的药都敢造假,连牵扯他人性命的钱都敢挪为己用的话,那么这个社会道德的沦丧就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了。还好,问题发现得尚不算晚,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是积极健康的,只是企业、政府、每个社会公民还需发挥自己的适当作用,一起净化这个社会的风气,为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关键字: 修正药业 制药行业 商业道德 商业营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