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商情Market › 正文

网购环节“陷阱”重重 新政出台确保放心网购

Percy 发布于 2012-04-06 15:49 阅读次 

物流配送是实现网购的重要环节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网购频率在全球遥遥领先,达到8.4次/月,分别是欧洲消费者的近四倍、美国消费者的一倍多。便利、低价两大核心因素让中国消费者越发热衷网购。在业界看来,网购比传统零售渠道具备较大价格优势,这是驱动中国消费者频繁线上消费的一大动因。特别是在当今油价、物业租金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进一步推高了商品价格。而且,在中国不少大型城市,消费者出行和停车成本均较高。与之相比,消费者网购的便利优势凸显。

网购“陷阱”重重

然而,日渐受消费者欢迎的网购却处处布满“陷阱”。中消协的研究报告指出,全国多地省市消协调查发现,消费者在网络消费时屡屡遭遇“安全陷阱”。

一件270元的衣服,下单之后卡上却被刷去810元;网购的花瓶打开包裹变成了一堆碎片;网购了一套化妆品之后,就不断有各种化妆品广告和电话短信频繁骚扰……中消协今天上午发布的网络消费安全研究报告指出,目前网络消费在货款支付、配送、个人信息等方面都存在安全“失守”现象。

一些经营者借助非实拍图片、虚构的交易记录或交易评价,让原本平常甚至劣质的产品,在“被包装”之后“粉墨登场”,消费者得到的商品却是残次品、仿真货、二手货。黑客通过木马病毒程序或钓鱼网站等形式进行欺诈,假冒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服,套取消费者账号、密码,将资金转移。一些网站还会要求消费者进行会员注册,获取其兴趣爱好、经济状况、购物习惯等更详细的资料。

评价搜索也是玄机重重。消费者常常会通过店铺或商品的历史评价搜索,以帮助自己作出选择决策。但有的搜索引擎公司通过收取费用,屏蔽不利言论,更改排名情况、令一些网站、网商“信用”提升。一些平台内部员工在卖家交费后,就能帮助其换取流量输入或者更改店铺评价,修改中、差评等。

物流配送环节问题严重

网购催生的快递行业近年来也呈爆发式发展态势。然而,消费者对网购的投诉案例中,配送环节占的比例非常之大,快递物品不能按期送到,货物损坏、遗失,快递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等现象时有发生,涉及快递行业的刑事案件和民商事纠纷也日益增多。

事实上,快递行业过去一直都要求收寄验视,然而,由于基层快递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良莠不齐,现实中消费者很难享受到“先验后签”的权利。据《长沙晚报》报道,去年11月,长沙市民王勇在上海一家电子商务网站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当时网站客服再三提醒收货时必须检查确认再签收,可笔记本电脑送到王勇所在的小区后,快递员直接把笔记本电脑丢在值班室,连一个电话都没有通知王勇。一天后,王勇多方查询后,才在小区值班室找到笔记本电脑。对此,王勇表达了不满:“这可是价值6000多元的商品啊,怎么连电话都不打一个呢?” 这只是诸多快递乱象的一个典型案例。

不过,相关规定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弊端,如用户隐私泄露等。用户章小姐表示,“看到快递爆炸的事件很担心,但又不太情愿让快递员当面查验包裹,如果邮寄的是内衣裤等比较隐私的东西,或是比较贵重的物品,开箱未免让人尴尬或有遗失的担心。”在一家网络公司做销售的赵女士则认为,“快递公司不是银行、火车站等信誉高的单位,我没法放心地提供身份证号。”她担心快递实名制实施会造成个人信息乃至家庭信息泄漏,以致影响到个人隐私。某快递员表示,他们公司一直要求快递员在收发货物的时候查看寄件人身份证,但很多人不愿意出示,快递员有时候也很为难,只好尊重顾客的意见。

业内人士徐勇认为,收揽快递强制当面验视规定执行成本很高,光靠人工手段不行,应引入像机场、火车站一样的安检系统,通过科技手段降低危险程度。

正略钧策咨询顾问张伟锋则表示,“企业监督快递员、政府监督企业,看似层层监督的网络,实际上都是事后问责。这种事后管理的方式往往要等危险发生后才发现验视制度有没有执行到位,而这并不利于防范先期风险。”



如何对业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如何规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仍是摆在快递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些问题还有待相关实施细则加以规范。尽快解决快递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为网购再添一把保险锁,消费者以后才能放心、大胆地网购。

网购“陷阱”重重 网民呼吁建立一个健康的网购环境消协出台政策 提供健康网购环境

除了物流配送环节中的问题,网购其他环节中的存在的问题也要逐一应对。

为此,中消协及各地消协建议,尽快出台关于网络交易的专门法律,就市场准入、信息披露、信用评价、电子支付、网络二手交易、冷静期制度、隐私权保护、投诉处理机制、电子证据、举证责任、诉讼管辖、诉讼主体、诉讼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措施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从立法层面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中消协法律与理论研究部主任陈剑表示,针对目前消费者网购的现状,应构建一个网上欺诈防护体系。加强全行业联合防控,由监管部门、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浏览器厂商、安全厂商、商户等共同组建安全支付联盟,覆盖整个支付产业链,通过安全信息共享及安全技术合作,在各个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用户账户及资金安全。同时加快实施企业等级评定和信用分级管理,支持具备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向消费者提供信用评价信息。

为使消费者放心消费,还应该设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网络消费保障金制度。规定网络商家或网站建立消费者赔付基金,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使网商更加关注商品和服务质量,增加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感、获赔保障感。

同时,建立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根据快递公司的投寄量、客户投诉量、准确及时送达率等情况,对快递公司进行综合评定并向社会公布。引入快递责任保险制度,将行业准入、退出与出险率相挂钩,促进快递企业的规范发展,保障消费者获得赔偿的权利。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邵钟林透露,目前已开始研究在快递行业试行质量保障金制度,如果确认发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由协会先行向消费者支付赔偿金。快递员出现偷盗行为,5年内不能从事快递职业。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热衷网购的地区,在普华永道中国及亚太区零售及消费品行业负责人看来,中国消费者在线购物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应携手共建网购的健康秩序,规范网购的各个环节,为庞大的中国消费者群体提供一个安全、保障的网购环境,这对国家经济、政府、企业、消费者利益而言无疑是“共赢”的一件事。

物流配送是实现网购的重要环节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网购频率在全球遥遥领先,达到8.4次/月,分别是欧洲消费者的近四倍、美国消费者的一倍多。便利、低价两大核心因素让中国消费者越发热衷网购。在业界看来,网购比传统零售渠道具备较大价格优势,这是驱动中国消费者频繁线上消费的一大动因。特别是在当今油价、物业租金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进一步推高了商品价格。而且,在中国不少大型城市,消费者出行和停车成本均较高。与之相比,消费者网购的便利优势凸显。

网购“陷阱”重重

然而,日渐受消费者欢迎的网购却处处布满“陷阱”。中消协的研究报告指出,全国多地省市消协调查发现,消费者在网络消费时屡屡遭遇“安全陷阱”。

一件270元的衣服,下单之后卡上却被刷去810元;网购的花瓶打开包裹变成了一堆碎片;网购了一套化妆品之后,就不断有各种化妆品广告和电话短信频繁骚扰……中消协今天上午发布的网络消费安全研究报告指出,目前网络消费在货款支付、配送、个人信息等方面都存在安全“失守”现象。

一些经营者借助非实拍图片、虚构的交易记录或交易评价,让原本平常甚至劣质的产品,在“被包装”之后“粉墨登场”,消费者得到的商品却是残次品、仿真货、二手货。黑客通过木马病毒程序或钓鱼网站等形式进行欺诈,假冒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服,套取消费者账号、密码,将资金转移。一些网站还会要求消费者进行会员注册,获取其兴趣爱好、经济状况、购物习惯等更详细的资料。

评价搜索也是玄机重重。消费者常常会通过店铺或商品的历史评价搜索,以帮助自己作出选择决策。但有的搜索引擎公司通过收取费用,屏蔽不利言论,更改排名情况、令一些网站、网商“信用”提升。一些平台内部员工在卖家交费后,就能帮助其换取流量输入或者更改店铺评价,修改中、差评等。

物流配送环节问题严重

网购催生的快递行业近年来也呈爆发式发展态势。然而,消费者对网购的投诉案例中,配送环节占的比例非常之大,快递物品不能按期送到,货物损坏、遗失,快递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等现象时有发生,涉及快递行业的刑事案件和民商事纠纷也日益增多。

事实上,快递行业过去一直都要求收寄验视,然而,由于基层快递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良莠不齐,现实中消费者很难享受到“先验后签”的权利。据《长沙晚报》报道,去年11月,长沙市民王勇在上海一家电子商务网站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当时网站客服再三提醒收货时必须检查确认再签收,可笔记本电脑送到王勇所在的小区后,快递员直接把笔记本电脑丢在值班室,连一个电话都没有通知王勇。一天后,王勇多方查询后,才在小区值班室找到笔记本电脑。对此,王勇表达了不满:“这可是价值6000多元的商品啊,怎么连电话都不打一个呢?” 这只是诸多快递乱象的一个典型案例。

不过,相关规定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弊端,如用户隐私泄露等。用户章小姐表示,“看到快递爆炸的事件很担心,但又不太情愿让快递员当面查验包裹,如果邮寄的是内衣裤等比较隐私的东西,或是比较贵重的物品,开箱未免让人尴尬或有遗失的担心。”在一家网络公司做销售的赵女士则认为,“快递公司不是银行、火车站等信誉高的单位,我没法放心地提供身份证号。”她担心快递实名制实施会造成个人信息乃至家庭信息泄漏,以致影响到个人隐私。某快递员表示,他们公司一直要求快递员在收发货物的时候查看寄件人身份证,但很多人不愿意出示,快递员有时候也很为难,只好尊重顾客的意见。

业内人士徐勇认为,收揽快递强制当面验视规定执行成本很高,光靠人工手段不行,应引入像机场、火车站一样的安检系统,通过科技手段降低危险程度。

正略钧策咨询顾问张伟锋则表示,“企业监督快递员、政府监督企业,看似层层监督的网络,实际上都是事后问责。这种事后管理的方式往往要等危险发生后才发现验视制度有没有执行到位,而这并不利于防范先期风险。”



如何对业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如何规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仍是摆在快递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些问题还有待相关实施细则加以规范。尽快解决快递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为网购再添一把保险锁,消费者以后才能放心、大胆地网购。

网购“陷阱”重重 网民呼吁建立一个健康的网购环境消协出台政策 提供健康网购环境

除了物流配送环节中的问题,网购其他环节中的存在的问题也要逐一应对。

为此,中消协及各地消协建议,尽快出台关于网络交易的专门法律,就市场准入、信息披露、信用评价、电子支付、网络二手交易、冷静期制度、隐私权保护、投诉处理机制、电子证据、举证责任、诉讼管辖、诉讼主体、诉讼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措施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从立法层面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中消协法律与理论研究部主任陈剑表示,针对目前消费者网购的现状,应构建一个网上欺诈防护体系。加强全行业联合防控,由监管部门、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浏览器厂商、安全厂商、商户等共同组建安全支付联盟,覆盖整个支付产业链,通过安全信息共享及安全技术合作,在各个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用户账户及资金安全。同时加快实施企业等级评定和信用分级管理,支持具备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向消费者提供信用评价信息。

为使消费者放心消费,还应该设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网络消费保障金制度。规定网络商家或网站建立消费者赔付基金,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使网商更加关注商品和服务质量,增加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感、获赔保障感。

同时,建立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根据快递公司的投寄量、客户投诉量、准确及时送达率等情况,对快递公司进行综合评定并向社会公布。引入快递责任保险制度,将行业准入、退出与出险率相挂钩,促进快递企业的规范发展,保障消费者获得赔偿的权利。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邵钟林透露,目前已开始研究在快递行业试行质量保障金制度,如果确认发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由协会先行向消费者支付赔偿金。快递员出现偷盗行为,5年内不能从事快递职业。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热衷网购的地区,在普华永道中国及亚太区零售及消费品行业负责人看来,中国消费者在线购物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应携手共建网购的健康秩序,规范网购的各个环节,为庞大的中国消费者群体提供一个安全、保障的网购环境,这对国家经济、政府、企业、消费者利益而言无疑是“共赢”的一件事。


关键字: 网购 陷阱 物流配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