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管理Management › 正文

海尔总裁杨绵绵:用创业的心态实现企业转型

Judy 发布于 2012-04-18 17:25 阅读次 

海尔总裁杨绵绵:用创业般的精神实现企业转型中国经济以前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尽管是世界加工厂,但利润却少得可怜。这几年,中国企业拼命往价值链的高处爬,辛苦总算没有白费,中国也出现了几个比较受关注的国际化品牌。

两会期间,有一个细节被诸多外媒抓住报道,那便是人民大会堂安装了两块崭新的高清3D液晶显示屏,略大于此前使用的108英寸日本松下的产品。媒体之所以如此关注,不在于它们的尺寸创下了世界纪录,而在于它们来自中国自己的家电厂商——TCL。

几年前,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曾经在全国人大会议中提到,渴望成为国际品牌的中国公司面对的挑战,是要让五分之一的营收和三分之一的利润来自海外。2011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509亿人民币,其中出口和海外生产销售额占了26%;从业绩看来,海尔至少在营收的海外占比方面超过了既定目标。最近,杨绵绵在谈到2012年海尔最大的挑战时,只提到了两个字:转型。

这个转型,对于海尔来说,就是把8万人真正变成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让原来的管理层从“下指令者”变为“资源提供者”。随着海尔的国际化发展,公司的自主经营体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人数灵活、跨文化,甚至是完全由海外员工组成的不同团队。

例如,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小镇,独立战争时美国人曾在此吃过败仗,现在那里有一条海尔路,通向海尔独资创办的一家公司,而员工由清一色的美国当地人组成。据杨绵绵介绍,这家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自主经营体。她指出,公司希望这家厂“像榕树一样不断扎根”,从有产品到有好产品,再到有能引领美国市场的产品,最终在为美国用户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种倒三角的管理平台如今已经发展成开放的系统。难度在于,还需要不断引进一流的人才,而且这些高度自主的公司团队需要的人显然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精神。张瑞敏和杨绵绵的创业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他们自己就是伟大的创业者。杨绵绵至今还有一颗跟年轻人一起跳动的心。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她如今经常网购,但买的都是自己公司的产品,目的是观察电商的服务。“年轻人喜欢的,我们不能落后。”她多次说道。

某种程度上,我们感觉海尔在选择人才方面有点像投资人选择创业者。对海尔来说,这是一个选人的客观标准,而管理学者也都认同以下一点:不断地让“正确的人”上车,可以让一家公司持续成功。

在海尔人看来,柯达公司的衰落就是因为有创新却没有创业。创业,是创造价值的事业。不能说有价值,却未实现价值。海尔转型的关键,在于能不能真的在市场体现出10倍速的效果来。同时,她也指出这是一个实现起来很有难度的目标。不过,海尔公司内部已经出现了她所说的“10倍速”案例。公司在青岛有一个由18 个人组成的“海尔冰箱三门型号” 经营体。这个团队在2011年创造的净收入高达数十亿元。如果这是一家公司,在青岛市可以排进前20位。该团队负责人蒲显开表示,他们的“目标在于创造市场”。当然,这18 个人的背后,是海尔企业平台的支持。为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及时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公司创造了6大模块化平台,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组合成100多种不同的产品,满足全世界不同用户的需求。而到了用户这一端,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用户在说出自己小区的名字以后,海尔的家电服务师立刻在海尔商城上找到了她所在的小区户型图,根据室内颜色、装修风格,提出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各种搭配,供其选择。

在公司内部,张瑞敏和杨绵绵有个特殊的“手册工程”,目的是把过去类似的成功经营固化下来,供未来团队复制先前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复制过程中,这种手册要不断优化,以反映市场和用户最新的变化。这是典型的知识管理举措,而在海尔公司,我们看到在这样的工作中还暗含着某种创业精神的传承。

此前,被称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认为,海尔所做的这一切符合战略的要求,而战略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则指出,大规模的企业进行这样大规模的颠覆,风险太大,不过他认为海尔的这个方向是对的。

有趣的是,杨绵绵提到海尔在美国有一个特别的伙伴——家居用品零售商劳氏公司(Lowe's)。这家公司目前业绩优秀,在美国市场上位居次席,希望与海尔结伴争夺第一的位置。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劳氏的公司口号——“永不停止地改良。”海尔既然这可能就是有正向力量公司之间的互相吸引。

海尔既然选择以创业的精神实行企业的转型,那就意味着风险将与回报并存。然而,同创业一样,最后的成功者一定是有勇有谋、能够抓住机遇、突破现状的那一个。商海竞争惨烈,不进则退,希望海尔的转型是高瞻远瞩之后的正确决定。

海尔总裁杨绵绵:用创业般的精神实现企业转型中国经济以前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尽管是世界加工厂,但利润却少得可怜。这几年,中国企业拼命往价值链的高处爬,辛苦总算没有白费,中国也出现了几个比较受关注的国际化品牌。

两会期间,有一个细节被诸多外媒抓住报道,那便是人民大会堂安装了两块崭新的高清3D液晶显示屏,略大于此前使用的108英寸日本松下的产品。媒体之所以如此关注,不在于它们的尺寸创下了世界纪录,而在于它们来自中国自己的家电厂商——TCL。

几年前,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曾经在全国人大会议中提到,渴望成为国际品牌的中国公司面对的挑战,是要让五分之一的营收和三分之一的利润来自海外。2011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509亿人民币,其中出口和海外生产销售额占了26%;从业绩看来,海尔至少在营收的海外占比方面超过了既定目标。最近,杨绵绵在谈到2012年海尔最大的挑战时,只提到了两个字:转型。

这个转型,对于海尔来说,就是把8万人真正变成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让原来的管理层从“下指令者”变为“资源提供者”。随着海尔的国际化发展,公司的自主经营体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人数灵活、跨文化,甚至是完全由海外员工组成的不同团队。

例如,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小镇,独立战争时美国人曾在此吃过败仗,现在那里有一条海尔路,通向海尔独资创办的一家公司,而员工由清一色的美国当地人组成。据杨绵绵介绍,这家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自主经营体。她指出,公司希望这家厂“像榕树一样不断扎根”,从有产品到有好产品,再到有能引领美国市场的产品,最终在为美国用户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种倒三角的管理平台如今已经发展成开放的系统。难度在于,还需要不断引进一流的人才,而且这些高度自主的公司团队需要的人显然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精神。张瑞敏和杨绵绵的创业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他们自己就是伟大的创业者。杨绵绵至今还有一颗跟年轻人一起跳动的心。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她如今经常网购,但买的都是自己公司的产品,目的是观察电商的服务。“年轻人喜欢的,我们不能落后。”她多次说道。

某种程度上,我们感觉海尔在选择人才方面有点像投资人选择创业者。对海尔来说,这是一个选人的客观标准,而管理学者也都认同以下一点:不断地让“正确的人”上车,可以让一家公司持续成功。

在海尔人看来,柯达公司的衰落就是因为有创新却没有创业。创业,是创造价值的事业。不能说有价值,却未实现价值。海尔转型的关键,在于能不能真的在市场体现出10倍速的效果来。同时,她也指出这是一个实现起来很有难度的目标。不过,海尔公司内部已经出现了她所说的“10倍速”案例。公司在青岛有一个由18 个人组成的“海尔冰箱三门型号” 经营体。这个团队在2011年创造的净收入高达数十亿元。如果这是一家公司,在青岛市可以排进前20位。该团队负责人蒲显开表示,他们的“目标在于创造市场”。当然,这18 个人的背后,是海尔企业平台的支持。为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及时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公司创造了6大模块化平台,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组合成100多种不同的产品,满足全世界不同用户的需求。而到了用户这一端,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用户在说出自己小区的名字以后,海尔的家电服务师立刻在海尔商城上找到了她所在的小区户型图,根据室内颜色、装修风格,提出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各种搭配,供其选择。

在公司内部,张瑞敏和杨绵绵有个特殊的“手册工程”,目的是把过去类似的成功经营固化下来,供未来团队复制先前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复制过程中,这种手册要不断优化,以反映市场和用户最新的变化。这是典型的知识管理举措,而在海尔公司,我们看到在这样的工作中还暗含着某种创业精神的传承。

此前,被称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认为,海尔所做的这一切符合战略的要求,而战略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则指出,大规模的企业进行这样大规模的颠覆,风险太大,不过他认为海尔的这个方向是对的。

有趣的是,杨绵绵提到海尔在美国有一个特别的伙伴——家居用品零售商劳氏公司(Lowe's)。这家公司目前业绩优秀,在美国市场上位居次席,希望与海尔结伴争夺第一的位置。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劳氏的公司口号——“永不停止地改良。”海尔既然这可能就是有正向力量公司之间的互相吸引。

海尔既然选择以创业的精神实行企业的转型,那就意味着风险将与回报并存。然而,同创业一样,最后的成功者一定是有勇有谋、能够抓住机遇、突破现状的那一个。商海竞争惨烈,不进则退,希望海尔的转型是高瞻远瞩之后的正确决定。


关键字: 海尔 杨绵绵 企业转型 中国品牌 管理 创业精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