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管理Management › 正文

“大卖场”模式是企业优化扩张发展的最佳选择吗?

becks 发布于 2012-04-16 14:47 阅读次 

“大卖场”模式是企业优化扩张发展的最佳选择吗?商业模式决定一个企业到底能走多远。简单的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赚钱。商业模式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当然不是。变是万世间不变的真理。在企业的产品走向市场的时候,在选择渠道的时候,其实我们也面临这个选择,我们的产品要以什么样的形式面向消费者?其实这个也应该算是商业模式,比如说是大卖场还是专业的店?比如要做沃尔玛还是做百安居?

有人说这不是个问题,其实它是个问题,专业化是产业发展的方向,但是我们也要思考这个专业化的一些问题,比如百安居在国内有发展的好的吗?国内没有几家百安居发展的是比较好的,至少作为一线城市的杭州,百安居的情况是不妙的。如果说沃尔玛增加了建材这种产品,会不会让建材产品销售会更好呢?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好的是沃尔玛现有的人流量可以带动建材类产品销售,不好的是建材类产品的低流转率占用了沃尔玛的资源,沃尔玛为什么不在其他品类扩张呢?我想日用品的快速的流转率是沃尔玛最看重的优势。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产品适合走卖场路线?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专业化专卖呢?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产品都可以走卖场路线和专业化专卖两种,但是实际情况,除了日用品外,大多数产品都不合适走卖场道路,不是产品不适合进入大型卖场,而是这些产品不会成为卖场的首选产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型卖场的主流产品有这么些标准:即标准化、简单化、日用化。简单的来说即日常消耗快,销售过程简单快速,个性化服务少,快速能达成交易的价值不高的产品。为什么很多大型卖场的服装类产品都不是太多呢?相比较上万种的产品,服装类产品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原因很简单,服装类产品利润是要高,但是不具备标准化的条件,春夏秋冬都不同,而像类似餐巾纸这样的东西,可以一年四季不用换,你去大型商场,你是否发现看到最多的都是一年四季不用花费太多心思的标准化产品呢?标准化是工业化社会的表现形式,过于个性化的产品从市场来说不是好事,包括顶级奢侈品在内也是如此,有多少顶级奢侈品是活的很滋润的呢?奢侈品也是非标准化的一类产品,奢侈品的标准化不是生产的问题,而是品牌价值和运营模式无法标准化。从单一的产品本身来说,要做专卖还是卖场形式,最基本的是从实力决定,有了实力可以调整产品结构进而实现目的。但是上面已经说到,很难做到标准化快流通的产品,一般不适合走卖场道路,比如真皮的服饰,你在沃尔玛发现过吗?你在华润万家看见过吗?你在家乐福看见过吗?基本不会有,当产品的品牌高度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渐渐与标准化快速流通化有了代沟隔阂。说了这么多,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大卖场形式,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专卖形式,答案已经有了。

大卖场形式对于单一产品来说,卖的不是产品的味了,而是整个氛围,通过多人气快速流通来带动销售,因此,适合价格不是很高,产品是非特殊或者非高端产品,比如对于服饰产品来说,卖场型的服饰品类一定必须达到在种类较多的同时达到平价,以保持快速的人气提升销售流水。为什么大多数比较中高端的西服类产品都是以品牌专卖为主呢?你看到罗蒙这样的产品专卖店里有非主流的年轻人服饰产品出现了吗?不是罗蒙没有这个实力,是罗蒙这类相对中高端的产品需要营造一个专业的品牌氛围。对于实体店是如此,对于网上的网店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在网上积聚大量不同类别的产品,但是在大类产品面前,很难营造一个专业的品类形象,因此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专卖,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卖场式的销售,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

为什么沃尔玛不可以单独开辟一个展厅来卖中高档汽车?答案不可以,因为中高档汽车的产品气质注定了不适合卖场形式。为什么LV不可以在沃尔玛单独开辟一个专柜?答案不可以,虽然富人也要去沃尔玛这样的地方购物,但是整体而言LV这样的产品跟卖场气质不符合。为什么苹果手机进入普通大卖场销售就是错误?因为这样会毁了苹果手机的高端形象,当所有人都能轻松得到苹果手机的时候,恰恰也是其他品牌手机品牌形象快速上升进而和苹果手机平起平坐的时候。苹果应该专卖。

接下来,着重看一下大卖场发展模式的发展历程。

从发达国家零售业态的演变历程看,人均GDP的增长是零售各子业态演变的决定因素。一般而言,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至3000美元是现代百货业的高速发展期,3000美元以上大型综合超市开始兴起,6000美元以上便利店业态流行,10000美元及12000美元以上仓储式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逐步繁荣。中国的人均GDP在2008年就突破3000美元,目前正是超市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从全球零售业态过去12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卖场(Hypermarkets)也和网络零售一起,成为当之无愧增长最快的两个业态。其在整个零售业态中的销售占比分别从5%和0%上升至8%和3%,而标准超市(Supermarkets)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达到14%,整个超市业态仍然是零售最大的子业态(超市业态涵盖大卖场、标准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等子业态)。

从人均食品用品支出情况看,2010年中国人均食品用品支出仅为341美元,远低全球和西欧的人均2551美元、3034美元的支出水平。但过去10年,中国食品零售复合增速达到10.4%,高于全球和西欧的平均增速7.6%和5.8%,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一般而言,家庭食品用品(Grocery)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传统渠道(如临街商铺、集贸市场等)和现代渠道(主要为超市,包括大卖场、标超、折扣店、便利店等)。中国的现代超市渠道占家庭食品用品的销售比重从1999年的10.57%逐年攀升,于2006年首次超过50%,并在2011年达到61.65%。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超市业态快速发展的结论。但与欧美国家85%、日韩75%左右的水平相比,中国现代超市渠道的销售占比仍然偏低。

随着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居民对于食品用品消费的品牌意识将增强,并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包括舒适的购物环境、优良的服务、有保障的食品安全,进而推动消费业态、渠道升级,从传统的街边商铺、集贸市场转向超市、大卖场等现代流通渠道购买。因此,未来超市业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人均拥有的超市数量和面积看,2010年中国每万城镇人口拥有的超市(含大卖场、标超、便利店等业态)数量为2.26个,低于发达国家的均值5.55。平均每个城镇人口拥有的超市面积为0.20平米,低于发达国家的均值0.3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卖场空间更大。2010年中国每万城镇人口拥有的大卖场数量仅为4.9个,远低于发达国家13.5个的均值水平,每个城镇人口拥有的大卖场面积为0.043平米,低于发达国家0.096平米的均值。

高华证券分析指出,中国超市业销售额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92%,其中大卖场、标超分别为22.25%、13.65%。但高华证券同时也指出,在外资全国扩张、中资诸侯割据的大环境下,我国大卖场要想实现大规模的增长与扩张仍是困难重重。

首先,超市销售产品结构及区域分割流通体制决定了中资超市供应链管理不具优势,而且,中资超市品类管理能力较弱也决定了其难于用大卖场业态开拓异地市场。相反,外资超市过去享受了超国民待遇多年,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不小的优势。

所谓区域分割,是指厂商为了销售其产品,一般都会在每个省、区指定一家代理商或经销商,经销商、代理商是厂商产品在该区域的唯一流通中介,具有排他性,并且各区域代理商之间不能相互串货。这种区域分割的商品流通格局对连锁超市企业最大制约就是连锁超市企业在一个区域的采购优势不能在新扩张区域继续享受。一般而言,跨区域扩张过程中,70%以上的商品都需要重新跟新的供应商(省级分销商)谈判。 “大卖场”模式是企业优化扩张发展的最佳选择吗?

“大卖场”模式是企业优化扩张发展的最佳选择吗?商业模式决定一个企业到底能走多远。简单的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赚钱。商业模式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当然不是。变是万世间不变的真理。在企业的产品走向市场的时候,在选择渠道的时候,其实我们也面临这个选择,我们的产品要以什么样的形式面向消费者?其实这个也应该算是商业模式,比如说是大卖场还是专业的店?比如要做沃尔玛还是做百安居?

有人说这不是个问题,其实它是个问题,专业化是产业发展的方向,但是我们也要思考这个专业化的一些问题,比如百安居在国内有发展的好的吗?国内没有几家百安居发展的是比较好的,至少作为一线城市的杭州,百安居的情况是不妙的。如果说沃尔玛增加了建材这种产品,会不会让建材产品销售会更好呢?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好的是沃尔玛现有的人流量可以带动建材类产品销售,不好的是建材类产品的低流转率占用了沃尔玛的资源,沃尔玛为什么不在其他品类扩张呢?我想日用品的快速的流转率是沃尔玛最看重的优势。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产品适合走卖场路线?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专业化专卖呢?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产品都可以走卖场路线和专业化专卖两种,但是实际情况,除了日用品外,大多数产品都不合适走卖场道路,不是产品不适合进入大型卖场,而是这些产品不会成为卖场的首选产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型卖场的主流产品有这么些标准:即标准化、简单化、日用化。简单的来说即日常消耗快,销售过程简单快速,个性化服务少,快速能达成交易的价值不高的产品。为什么很多大型卖场的服装类产品都不是太多呢?相比较上万种的产品,服装类产品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原因很简单,服装类产品利润是要高,但是不具备标准化的条件,春夏秋冬都不同,而像类似餐巾纸这样的东西,可以一年四季不用换,你去大型商场,你是否发现看到最多的都是一年四季不用花费太多心思的标准化产品呢?标准化是工业化社会的表现形式,过于个性化的产品从市场来说不是好事,包括顶级奢侈品在内也是如此,有多少顶级奢侈品是活的很滋润的呢?奢侈品也是非标准化的一类产品,奢侈品的标准化不是生产的问题,而是品牌价值和运营模式无法标准化。从单一的产品本身来说,要做专卖还是卖场形式,最基本的是从实力决定,有了实力可以调整产品结构进而实现目的。但是上面已经说到,很难做到标准化快流通的产品,一般不适合走卖场道路,比如真皮的服饰,你在沃尔玛发现过吗?你在华润万家看见过吗?你在家乐福看见过吗?基本不会有,当产品的品牌高度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渐渐与标准化快速流通化有了代沟隔阂。说了这么多,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大卖场形式,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专卖形式,答案已经有了。

大卖场形式对于单一产品来说,卖的不是产品的味了,而是整个氛围,通过多人气快速流通来带动销售,因此,适合价格不是很高,产品是非特殊或者非高端产品,比如对于服饰产品来说,卖场型的服饰品类一定必须达到在种类较多的同时达到平价,以保持快速的人气提升销售流水。为什么大多数比较中高端的西服类产品都是以品牌专卖为主呢?你看到罗蒙这样的产品专卖店里有非主流的年轻人服饰产品出现了吗?不是罗蒙没有这个实力,是罗蒙这类相对中高端的产品需要营造一个专业的品牌氛围。对于实体店是如此,对于网上的网店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在网上积聚大量不同类别的产品,但是在大类产品面前,很难营造一个专业的品类形象,因此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专卖,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卖场式的销售,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

为什么沃尔玛不可以单独开辟一个展厅来卖中高档汽车?答案不可以,因为中高档汽车的产品气质注定了不适合卖场形式。为什么LV不可以在沃尔玛单独开辟一个专柜?答案不可以,虽然富人也要去沃尔玛这样的地方购物,但是整体而言LV这样的产品跟卖场气质不符合。为什么苹果手机进入普通大卖场销售就是错误?因为这样会毁了苹果手机的高端形象,当所有人都能轻松得到苹果手机的时候,恰恰也是其他品牌手机品牌形象快速上升进而和苹果手机平起平坐的时候。苹果应该专卖。

接下来,着重看一下大卖场发展模式的发展历程。

从发达国家零售业态的演变历程看,人均GDP的增长是零售各子业态演变的决定因素。一般而言,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至3000美元是现代百货业的高速发展期,3000美元以上大型综合超市开始兴起,6000美元以上便利店业态流行,10000美元及12000美元以上仓储式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逐步繁荣。中国的人均GDP在2008年就突破3000美元,目前正是超市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从全球零售业态过去12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卖场(Hypermarkets)也和网络零售一起,成为当之无愧增长最快的两个业态。其在整个零售业态中的销售占比分别从5%和0%上升至8%和3%,而标准超市(Supermarkets)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达到14%,整个超市业态仍然是零售最大的子业态(超市业态涵盖大卖场、标准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等子业态)。

从人均食品用品支出情况看,2010年中国人均食品用品支出仅为341美元,远低全球和西欧的人均2551美元、3034美元的支出水平。但过去10年,中国食品零售复合增速达到10.4%,高于全球和西欧的平均增速7.6%和5.8%,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一般而言,家庭食品用品(Grocery)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传统渠道(如临街商铺、集贸市场等)和现代渠道(主要为超市,包括大卖场、标超、折扣店、便利店等)。中国的现代超市渠道占家庭食品用品的销售比重从1999年的10.57%逐年攀升,于2006年首次超过50%,并在2011年达到61.65%。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超市业态快速发展的结论。但与欧美国家85%、日韩75%左右的水平相比,中国现代超市渠道的销售占比仍然偏低。

随着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居民对于食品用品消费的品牌意识将增强,并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包括舒适的购物环境、优良的服务、有保障的食品安全,进而推动消费业态、渠道升级,从传统的街边商铺、集贸市场转向超市、大卖场等现代流通渠道购买。因此,未来超市业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人均拥有的超市数量和面积看,2010年中国每万城镇人口拥有的超市(含大卖场、标超、便利店等业态)数量为2.26个,低于发达国家的均值5.55。平均每个城镇人口拥有的超市面积为0.20平米,低于发达国家的均值0.3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卖场空间更大。2010年中国每万城镇人口拥有的大卖场数量仅为4.9个,远低于发达国家13.5个的均值水平,每个城镇人口拥有的大卖场面积为0.043平米,低于发达国家0.096平米的均值。

高华证券分析指出,中国超市业销售额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92%,其中大卖场、标超分别为22.25%、13.65%。但高华证券同时也指出,在外资全国扩张、中资诸侯割据的大环境下,我国大卖场要想实现大规模的增长与扩张仍是困难重重。

首先,超市销售产品结构及区域分割流通体制决定了中资超市供应链管理不具优势,而且,中资超市品类管理能力较弱也决定了其难于用大卖场业态开拓异地市场。相反,外资超市过去享受了超国民待遇多年,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不小的优势。

所谓区域分割,是指厂商为了销售其产品,一般都会在每个省、区指定一家代理商或经销商,经销商、代理商是厂商产品在该区域的唯一流通中介,具有排他性,并且各区域代理商之间不能相互串货。这种区域分割的商品流通格局对连锁超市企业最大制约就是连锁超市企业在一个区域的采购优势不能在新扩张区域继续享受。一般而言,跨区域扩张过程中,70%以上的商品都需要重新跟新的供应商(省级分销商)谈判。 “大卖场”模式是企业优化扩张发展的最佳选择吗?


关键字: 大卖场 企业 管理
分享到: